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君掌盛无边

行者逸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吾本昆仑山一如风行者,修炼百千万年,几欲得道。师云:汝欲金刚不坏,仍须红尘风雨锤炼。吾领命去也。。。

“联立住宅”的“联”与“立”  

2007-09-28 23:35:27|  分类: 工作报告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孩子们非常踊跃地自组织“联立住宅设计”,虽然是几年前的竞赛题目,但确实很有意思。

今晚在郭老师带领下评图,三、四十份作品交上来,每个都有认真的思路和做法。难得!

优点咱就不说了,本博有打击别人的阴暗癖好,特喜欢揪小辫子,好在是自家後花园,随便撒野没人管。

本博认为孩子们在这认真之外,似乎很多东西还没想透或者交待清楚。。。

今晚博主由于时间关系,没上去插两句嘴,只好回到自家後花园罗唆一番。

本博认为,张永和的这个竞赛立意很新颖,新颖到多数参赛者没有解读清楚题目

当然,本博也未必解释地如同张大师心里想得那样,咱又不追求他,没必要猜他心思。

只是,觉得多数同学认真负责地做了很多工作,

可惜,和这个竞赛没太大关系~~(但愿这篇文章同学们没看到)。

首先从任务书强调此次设计竞赛互动性和过程性

建筑师即是甲方又是乙方。他们一小撮人(小众)商量着做事儿。

但这种“商量”--即设计的互动性和过程性如何在成果图纸上体现?

没有一个方案对此做出交待。

当然,在设计过程中,互动是有的,

只是这种互动“简单”、“保守”,是一种常规互动,没有为设计带来可能的戏剧性转机。

张永和在出这道题目的时候,我相信,他是在挑战目前设计领域特别是高校,

在设计过程中的“自闭”与“自恋”,

因为在后现代社会,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很难持续“个人意志”。

设计的多元参与性、设计过程的不确定性、成果展示的多面性、甚至使用中的多变性。。。

将越来越成为设计领域的主旋律。

尽管在大陆,很多人迷信大师和品牌,但就整个社会趋势而言,设计的“草根”性日益凸显。

其次,多数方案喜欢做一个很“实”的东西,

花大力气解决各种功能空间结构问题,其实,有点跑题了。

张永和难道也像我们湖北省建设厅那样用花小钱的方式征集N个新农村住宅方案吗?

NO!这位老兄根本不关心这个。

本博认为,该竞赛的另一立意是寻找有趣的自圆其说的空间概念。

如何解决“联”与“立”,它们也许不仅仅存在于空间,而且还有时间性。

互换空间、置换空间,难道这个空间不可以是移动的吗?

难道这个空间的使用过程不具有“过程”性吗?

难道使用者在设计完成后就彻底完成了这种设计合作吗?

有没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多米诺骨牌式的空间?等等。。。

 

本博只是今晚胡思乱想一番,感觉竞赛立意很好,同学们也很用功,白璧微瑕吧,还是忍不住胡言乱语一番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790)| 评论(3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